Tasting Note Sena 2009

集中,很熟很甜美的雜莓香, 底下是黑朱古力、石墨、葉子和煙草等如果盤般承托著。 中高的酒體,中等酸度,口感絲滑。 優雅悠長的收結,消散前一刻爆炸出一堆雜莓。 甜美,平衡,優雅,很好啊。

【迷思】酒塞上有結晶是好酒 ?

曾經在一個品酒會上聽過 , “酒塞上有結晶是好酒 “ 再睇住佢手上果杯深黃色液體加埋果陣梅菜味(明顯已經過熟), 真係嚇到水都噴出黎。   果D結晶其實係酒液入面既酒石酸同鉀結合叫酒石酸氫鉀既物質。 酒石酸係葡萄天然的酸度,未發酵前溶於葡萄汁, 發酵後,出左酒精,而酒石酸相對無咁溶係酒度, 隨時間慢慢結晶化,愈變愈大到肉眼可見,就係咁。   到底點解會演變成為係一個好酒既指標已無從考究。 但又咁講,既然係隨時間而變得肉眼可見, 咁即係話擺愈耐既酒愈大機會見到, 可能,好多人開久經陳年既酒都見到酒石酸結晶, 而開young wine又見唔到喎,久而久之就變誤傳成”酒塞有結晶係好酒”囉。   如果再聽到d sales話”酒塞上有酒晶係好酒”, 唔好同佢買酒啦, 一係無知,一係無恥,撇。     Cheers ~

【迷思】酒瓶底部凹槽愈凹酒愈好 ?

酒瓶底部凹槽愈凹酒愈好 ? 聽完真係當堂嚇一跳,然後得啖笑。 無法相象外在酒樽設計點樣同酒質扯上關係。 酒瓶底部凹槽 – Punt既出現應該係歷史因素。 工業革命前,玻璃酒瓶仍然係玻璃師傳手工吹製, 造成凹槽係令酒瓶可以平整直立。 (小弟唔識整玻璃,但想象一下,如果整玻璃酒瓶個底部不平整, 向外凸出,咁係真企唔穩架喎,與其為自己增加難度,整個凹槽咪包無死囉。) 咁宜家製瓶技術已經好左,點解仲要留住呢個凹槽呢? 我覺得有一個原因都係習慣左,無問題就唔會諗住改啦(笑)。 另一個原因,凹槽可以增加酒瓶結構的堅固度,尤其是承裝氣泡酒既酒瓶, 需有這個凹槽才能耐得住高壓,唔係就好容易爆裂。   另外,當葡萄酒陳放愈耐,沉澱物質就可能越多, 酒瓶底部的凹槽可以讓沉澱物自然沉積在最底部, 倒出黎飲果陣時都無咁易倒埋落杯。 呢個先可能係令人覺得凹槽越深就愈好既原因。 總之,凹槽深淺同酒質,酒價無關。 唔駛拗,因為德國Riesling既酒樽係無凹槽(笑)。 Cheers~

迷思 – 溝酒飲更易醉 ?

溝酒飲更易醉? Yes and no. 如果溝酒就易醉,咁一杯Cocktail都夠做啦, 呃女咪好易? 其實主要原因是氣泡會使消化系統加速吸收酒精,一般含酒精飲料進入消化系統後, 大約20%酒精會由胃壁吸收,其餘80%則由腸壁吸收, 但若酒精飲料含二氧化碳氣泡,氣泡會刺激胃的括約肌,助長胃排空, 加速酒精進入腸道,進而快速進入血液。 所以,令你更易醉既唔係溝酒, 而係溝氣泡。 不過又咁講,溝酒飲既另一個意思即係飲多過一款啦, 本來飲一款白,之後開多款紅,咁整體酒精既吸叫量都係大左既。 而溝威士忌黎講呢,威士忌本身就高酒精度嘛,低極都40%啦。 如同投資一樣,風險,要自己衡量。 喝酒是為了開心,微醺就好。 Cheers~

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. Press ESC to cancel.

Back To Top